共48题,约10570字。
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文科综合(五)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总和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总出生人口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下图示意1950~2050年某人口大国生育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变化情况(含预测),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总和生育率的曲线数字代号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曲线在2011年前后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A.儿童减少、劳动人口增加
B.老人减少、儿童增加
C.劳动人口减少、老人增加
D.儿童减少、老人增加
3.未来该国人口总量变化最有可能是
A.很快减少 B.缓慢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为养猪户所在,X线段是计划要修筑水坝的位置。读图回答4~5题。
4.若水坝修筑完成,则哪家养猪户必须迁移,以免污染水库水源?
A.甲 B.乙
C.丙 D.丁
5.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图中水圳水流的可能流向是
A.由东南向西北流
B.由西北向东南流
C.由东北向西南流
D.由西南向东北流
2014年12月12~14点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读图完成6~7题。
6.中线工程通水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城市是
A.墨西哥城(19°28′N,99°09′W)
B.印度加尔各答(22°34′N,88°20′E)
C.美国华盛顿(38°53′N,77°01′W)
D.英国伦敦(51°30′N,0°07′W)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量减少,水位降低,有利于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防治 ②有利于汉江下游和武汉地区防洪③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质 ④航运保证率升高,成本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进入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速。结合下图完成8~10题。
8.京、津、冀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对应图中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9.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可能向河北疏解的产业功能有
①大型批发企业 ②文化创意产业 ③建材、汽车制造业 ④纺织、时装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京津城际高铁是连接北京与天津的全国第一条城际公交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A.提升沿线房价 B.促进跨城就业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大环境污染
读墨累河流域重要水库分布图以及墨累河与长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回答11~12题。
11.墨累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长江,主要是因为墨累河
A.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B.气候干旱、降水量小
C.下渗严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12.20世纪中叶以来,流域内出现众多水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