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6460字。
2015年双鸭山市第一中学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姓名: 学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Ni-59 Cu-64 Zn-6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型载药系统助力儿童HIV感染者治疗,将有望边喝牛奶边服用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载药系统的核心物质——酪蛋白主要存在于牛奶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酪蛋白基因表达的最后阶段需要转运RNA的参与
B.酪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转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 HIV在T淋巴细胞中,依赖于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载药系统载药进入细胞内,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2.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 (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H]的氧化和CO2的的产生
C.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D.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3.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胶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中,减轻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降低植物的耐盐性
B.Na+ 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有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导致细胞吸水能力上升
D.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4.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
A.RNA聚合酶 B. RNA C.蛋白酶 D.逆转录酶
5.下列关于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B.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C.神经递质能够识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B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记忆细胞增殖
6.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植物细胞内的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C.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 生长激素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现紫色
7.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蛋白质
B.用生石灰干燥氨气
C.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硫酸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乙酸乙酯
8.下列有关(NH4)2Fe(SO4)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Na+、H+、Cl-、NO3-可以大量共存
B.和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Cl2=Fe3++2Cl-
C.加入NaOH溶液至Fe2+刚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D.离子浓度关系:c(SO42-) = c(NH4+ )>c(Fe2+ )>c(H+ )>c(OH-)
9.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②由Cu、Zn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若Cu极生成0.2gH2,则电路通过电子0.2NA
③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75NA
④常温常压下,16 g 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⑤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 NA
⑥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 NA
⑦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