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第九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14720字。
绝密★启用前
第九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必做 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下图表示地球从某极点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地转方向,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2.关于O点(图中晨昏线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出现极昼现象 D.此时太阳方位位于O点的正北方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4.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
黄山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景观。完成5~6题。
“妙笔生花”景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5.左图中岩石形成过程于右图中的环节
A.① B.② C.③ D.④
6.“妙笔生花” 景观的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分析判断第7题。
7. 1970~2000年, 有关我国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B.少年儿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C.老年人口寿命不断延长 D.总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分析判断第8题。
8.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下图表示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图中虚线表示气温;实线表示降水
9.导致该地7、8月份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从海洋上来,带来丰沛水汽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
C.冬季西北风从海洋上来,带来水汽 D.东南信风从海洋上来,降水多
10.该气候区与对应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B.中国——水稻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