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理科综合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题,约11960字。
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理科综合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Zn—65
K—39 Ba—137 Fe—56 Cu—64
第Ι卷(选择题 共12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大肠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进行需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下列关于免疫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可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B.抗毒素使细菌外毒素丧失毒性属于细胞免疫
C.人体接触过敏原后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属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表现
D.接种卡介苗后,细胞毒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T细胞,以产生相应的抗体
3.某地中部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历经长期演替之后,某生态学者于今年在该地进行生态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此一森林中松树种群的个体数远远小于该环境松树种群环境容纳量
B.若以大树(年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该树种竞争优势的指标,则目前此一森林中竞争最优势的植物是赤杨
C.栎树的年龄结构呈现增长型,若此森林不受干扰任其自然演替,则再过25年后栎树可能成为此森林的优势植物。
D.25年前发生火灾后开始次生演替,最先出现的两个物种是赤杨与松树
4.生态学家发现,植物类群中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用Y/G表示)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用P/R表示)呈现如下图关系。据此推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林的平均Y/G比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以防止种群的年龄结构向衰退型发展。
B.在某一生态系统中,植物类群总的P/R值越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越少。
C.甲、乙植物的Y/G值分别在a和b点,利用甲叶和乙叶分别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试验,可发现提取液甲叶的绿色要比乙叶浅。
D.春暖花开时,自然淡水水域的Y/G比有降低趋势,此时若在此水域排放过多的生活污水,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5.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下图。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脱落酸与6-甲基嘌呤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
B.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上,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合成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6.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对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其中一种影响。其影响机理主要是促进神经细胞后膜上的K+通道的打开,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下列可以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内电位状况的是图中的哪一点(假设突触后膜神经元静息膜外电位为0毫伏,膜内电位为-70毫伏)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先后使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测仪器
B.“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此纳米铜比铜片金属性强
C. 室温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现液态的完全由阴阳离子所组成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