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1 0: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60字。
“泡”出诗味
      ----- --《错误》教学案例 

温州二高   娄沂
诗歌是含蓄的艺术,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语言,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正在于它的多解和蕴藉。肢解诗歌条分缕析的做法犹如焚琴煮鹤;而因为难以言传就放弃对诗歌的品读,只由学生意会的做法并不适合不同欣赏层次的学生。诗歌的教学价值在哪呢?引起语文教师关注的应该是什么?读诗就像泡茶,茶叶在水中慢慢地舒展回旋,在这个过程中溶解出诗的“意味深长”。诗歌教学的过程就是这个泡茶的过程,以什么水泡,把握哪种温度,泡几分,用什么茶具泡就是诗歌教学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泡”诗歌就要紧紧把握住诗歌的艺术语言。《错误》一诗以极富形象性的生动的意象,用简约婉约的语言,讲述了江南女子的一个“错误”的等待。这些耐人咀嚼之处,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再现某些典型细节,从而理解隐藏在意象下的人物的心情和诗歌的深层含义。
1、  从意象特点出发体味诗歌
以下摘取部分课堂记录
师:描写思妇,作者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跫音(不响)
  春帷(不揭)
  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紧掩     
  青石的街道向晚
 师:有谁能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
 生沉默
 师:譬如从修辞从句式从意象的选择角度去分析
 生D(迟疑地):是不是用了比喻?(师鼓励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把女子的容颜比喻成莲花的开落。
 师:是女子的容颜比成花的开落吗?
 生E:应该是女子的容颜年轻艳丽市花之开,年老色衰时花之落
 师:好。那为什么用这样的比喻?
 生E:说明女子等待夫君归来,时间之漫长。
 师趁机问引子两句句式的特点
 生E:“我打江南走过”是短句,“那留在季节里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长句。
 师:能就这里句式的特点作用说些什么吗?
 生F:短句说明过客之匆匆,长句说明等待之漫长。
 生惊叹声。
 师:说得很好。郑愁予有个雅号叫“中国的中国诗人”,同学们能说出两个“中国”的含义吗?
 生G:前一个就是中国,后一个是说他有中国味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些?是长得有中国味还是穿得有中国味?(生笑)
 生G:是说他的诗歌有浓郁的中国味
 师:很好。能以此诗为例说说它的中国味吗?
 生G摇头。
 师:好,请坐下。同学们思考思考。
生A举手:它的语言婉约,很有中国味。
师:读出了一些,可是外国就没有婉约的诗歌吗?
生F举手:意象选择很有中国味。譬如“莲花”“春帷”“青石的街道”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意向,带有浓郁的CHINA特色。
生H:诗歌的题材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前面老师也讲了。
师:同学们的感受诗品读诗的能力不错。确实,此诗的题材和意象都有浓郁的中国特点。例如“青石的街道向晚”。有谁愿意说说在你脑海里出现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
生J:江南暮春时节,一女子独立幽深的巷口,从日出站到日暮,站成了江南小镇中一幅凄美的图画。年年月月,日复一日,从红颜站到了白发。不变的是身后幽深的长巷,青石深深,古巷幽幽。
师:唯美的描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