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80字。
第三单元(第11至15课)
湖南省岳阳县教研室 易均
【三维导航】
有一位诗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本单元的说明对象都跟建筑有关,它们在时间的磨砺下不仅成了艺术的瑰宝,更成了华夏文化的传承。学习本单元时要认真思考,作者是如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说明这些事物的。同进要认真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
【阅读点击】
桥有多种类型,它们的功用基本相同,但形式和构造却千姿百态。本文着重抓住“石拱”这一特点进行说明,在阅读时要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是闻名世界的古代石拱桥,都有具有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中的一例而要选择两例呢?二者有何异同?
【课内平台】
1、根据解释写词语。
(1)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
(2)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
(3)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
(4)十分推重。( )
2、下列选项中不含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B、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阅读答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第12课 桥之美
【阅读点击】
桥实在是太平凡了,作者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同时,也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焕发着美的灵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课内平台】
1.选词填空,每个词只能选一次。
必然 忽然 固然
(1)“小桥流水人家”,( )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2)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 )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3)小径尽头( )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
2.模仿下面句子的语言形式写一段话。
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3、课文在例举江南乡间石桥时提到了“晓风残月”的景致,“晓风残月”一语出自宋代婉约词人 的《雨霖铃》,原句为“ , ,晓风残月”。
4.下面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说说这个开头妙在哪里。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阅读答题】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芦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
第13课 苏州园林
【阅读点击】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课内平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轩榭( ) 重峦叠嶂( ) 邱壑( )
斟酌( ) 嶙峋( ) 镂空( )
2、文学常识填空:
叶圣陶又名 ,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学家、教育家,著有长篇小说《 》,童话集《 》和《 》。
3、选词填空。
(1)苏州园林 (据说 大约)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因此,谁如果要 (鉴赏 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了。
(3)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 (单调 单纯)了。
(4)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本 样本)。
阅读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