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24中2015年高三模拟(五)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道小题,约12320字。
辽宁省大连24中2015年高三模拟(五)理综试题
命题人:高三备课组 校对人:高三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O-16 Mg-24 Al-27 Fe-56 Cu-64 Ni-58.7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
C.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
2.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3.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如图1、2所示,据图可知,在工业生产中为高效利用BglB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A.50℃ B.60℃ C.70℃ D.80℃
4.将植物细胞持续浸泡在蔗糖溶液中,使其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约在10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即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部分)体积已不再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浸泡之初,水分子的净移动方向为由细胞内向细胞外
B.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过程中,细胞内渗透压持续变大
C.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时,液泡内充满了蔗糖溶液
D.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仍然经细胞膜进行移动
5.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表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的原因是
酶的种类 密码子位置
4 5 6 7
正常酶 苏氨酸(ACU) 丝氨酸(UCU) 缬氨酸(GUU) 谷氨酰胺(CAG)
异常酶 苏氨酸(ACU) 酪氨酸(UAC) 丝氨酸(UCU) 缬氨酸(GUU)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B.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C.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D.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
B.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
D.在草→松鼠→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5Km2的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那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125Km2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盛有牛奶、食盐水的玻璃杯,都有光亮的通路
B.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转换材料是二氧化硅
C.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除去水中杂质和杀菌消毒作用
D.可以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所需物质
8.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制备并观察 证明过氧化钠 鉴别碳酸钠 制备少量干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