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高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2道小题,约6510字。
广东省深圳高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0,1,2,4},B={1,2,3},则A∩B=( )
A. {0,1,2,3,4} B. {0,4} C. {1,2} D. {3}
考点: 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 集合.
分析: 直接利用交集的运算得答案.
解答: 解:∵A={0,1,2,4},B={1,2,3},
∴A∩B={0,1,2,4}∩{1,2,3}={1,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是基础题.
2.已知向量 =(1,﹣2), =(3,1),那么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直接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
解答: 解:向量 =(1,﹣2), =(3,1),
那么 =1×3﹣2×1=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3.等差数列{an}中,a1+a5=10,a4=7,则数列{an}的公差为( )
A. 1 B. 2 C. 3 D. 4
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由题意可得 2a1+4d=10,a1+3d=7,由此解得d的值.
解答: 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由a1+a5=10,a4=7,可得2a1+4d=10,a1+3d=7,解得d=2,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4.已知直线L经过点P(﹣2,5),且斜率为﹣ ,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 3x+4y﹣14=0 B. 3x﹣4y+14=0 C. 4x+3y﹣14=0 D. 4x﹣3y+14=0
考点: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直接弦长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整理为一般式得答案.
解答: 解:∵直线L经过点P(﹣2,5),且斜率为﹣ ,
∴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为y﹣5= (x+2),
整理得:3x﹣4y﹣14=0.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考查了点斜式和一般式的互化,是基础题.
5.△ABC中,∠A= ,BC=3,AB= ,则∠C=( )
A. B. C. D. 或
考点: 正弦定理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和题设中,BC,AB和A的值,进而求得sinC的值,则C可求.
解答: 解:由正弦定理 ,即 ,
∴sinC= .
∴ (C= 时,三角形内角和大于π,不合题意舍去).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可用于两种情况的解三角形问题:一是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角,求得其它两边和一角;二是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其他的边和角.
6.设l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l∥α,l∥β,则α∥β B. 若l⊥α,l⊥β,则α∥β
C. 若l⊥α,l∥β,则α∥β D. 若α⊥β,l∥α,则l⊥β
考点: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根据线面平行的几何特征及面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可判断A;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及线面垂直的几何特征,可判断B;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C;
根据面面垂直及线面平行的几何特征,可判断D.
解答: 解:若l∥α,l∥β,则平面α,β可能相交,此时交线与l平行,故A错误;
若l⊥α,l⊥β,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可得B正确;
若l⊥α,l∥β,则存在直线m⊂β,使l∥m,则m⊥α,故此时α⊥β,故C错误;
若α⊥β,l∥α,则l与β可能相交,可能平行,也可能线在面内,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空间线面关系的几何特征及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7.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2x+y的最大值等于( )
A. 7 B. 8 C. 10 D. 11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z的几何意义,进行平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z=2x+y,得y=﹣2x+z,
平移直线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B(4,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