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6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64份打包)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9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9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20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20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2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2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6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书画、戏曲艺术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6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书画、戏曲艺术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2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2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28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28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6.29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6.29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6.30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6.30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7.31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7.31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7.32文学的繁荣和美术的辉煌及音乐、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7.32文学的繁荣和美术的辉煌及音乐、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3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3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6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6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7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7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1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1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12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12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3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3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4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4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5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5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6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6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调研试题2.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调研试题1.doc
【名师一号】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调研试题2.doc
1.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调研试题1
热点考题 对点即练
(Ⅰ)高考真题
1.(2014•课标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 西周是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言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省份均与周的起源无关。
答案 C
2.(2014•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解析 在夏商周时期,“宗”有宗庙之意,而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即题干中所说的“ ”,由“ ”就可能表示宗庙里所供奉的祖先牌位,故A项符合题意。由“甲骨文”信息可知,当时尚未有皇帝称号,故B项错误。青铜兵器和铁制农具均与宗庙之意相差甚远,故C、D两项可排除。
答案 A
3.(2013•山东文综)《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解析 这段文字的出处是《周礼》,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敬天法祖”的思想,排除C项;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D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王城的建设“九里见方”“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四周的布局也比较固定有序。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周代城市的建设体现了中正有序的特点,选B项。
答案 B
4.(2013•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①;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宗法制(大宗是天子,小宗是诸侯),分封制(诸侯、卿大夫),故②④正确;西周各级贵族世袭其职务和待遇,实行世卿世禄制,故③正确。
答案 D
5.(2013•广东文综)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姓”反映了个人从属的宗族,是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的产物。随着宗法制的衰落,普通百姓也有了“姓”,B项正确。A、D两项与战国以后的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
……
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调研试题1
热点考题 对点即练
(Ⅰ)高考真题
1.(2014•北京卷)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解析 依据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方向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即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措施。由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飞扬跋扈的局面导致中央政权受到挑战,而任用文官做知州则是针对这一弊端采取的措施,故A项正确;B、C两项属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排除;D项属于加强军事力量的改革措施,排除。
答案 A
2.(2014•四川卷)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解析 县级行政区从秦汉到清朝一直都存在且地位稳定,说明A项说法正确;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行政区划到宋金时受路的管辖,明清时受布政使司或省的管辖,清朝更出现与县同级的州,说明B项说法正确;从表格中的“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等信息可知D项说法正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两大趋
……
2.3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调研试题1
热点考题 对点即练
(Ⅰ)高考真题
1.(2014•山东卷)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解析 牺牲的战士都在公共墓地埋葬,不写家世,体现了雅典注重公民的平等,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2.(2014•重庆卷)“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解析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梭伦改革中的债务问题,所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梭伦改革对土地数量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贵族对平民土地的兼并,因而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同时又没有剥夺贵族的土地,说明梭伦改革既维护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特权,D项正确。
答案 D
3.(2014•福建卷)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解析 材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公职人员受到公民大会与五百人
……
2.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调研试题1
热点考题 对点即练
(Ⅰ)高考真题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国王詹姆士二世矛盾激化,为此,英国议会发动政变,驱逐了詹姆士二世,迎立信仰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史称“不流血的革命”或“光荣革命”。尤其要注意,议会在迎立威廉的同时,还拥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议会这样做是为这场政变,即“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选D项。A、B、C三项不能体现议会的真实目的。
答案 D
2.(2013•江苏单科)“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解析 从材料看,工业革命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大大增强,而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的贵族、大地主却掌握政权,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在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故选D项。
答案 D
3.(2012•北京文综)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
……
2.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调研试题1
热点考题 对点即练
(Ⅰ)高考真题
1.(2013•广东文综)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 1877年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前的政体”是共和制,答案为C项。
答案 C
2.(2012•四川文综)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
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
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解析 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不同政治派别的统治,但未出现政党政治 错误
B 三个政治派别颁布法令,改造封建制度,逐步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等,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社会原则,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平等 正确
C 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6月第三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后又正式改为制宪议会 错误
D 君主立宪派统治时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但未确立制衡原则 错误
答案 B
3.(2012•全国文综)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解析 由材料内容看出该文献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排除A。美国内战前已经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可排除B。俄国二月革命时还未建立议会制,故排除C。法国巴黎公社前处于第二帝国统治时期而且法国大革命前就具备了议会的雏形,由此判断D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