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诗两首》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14 22:10: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70字。

  课题:南朝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谢灵运和谢眺;
  2、了解南朝诗的基本艺术特色,品味两首诗情景交融的特色
  3、揣摩名句和炼字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山水诗歌描写和抒情方式
  2.早期山水诗的思路和句法。
  3.古体诗的展开思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 问题导学
  1、《登池上楼》一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略作分析。
  第一部分:由潜虬飞龙感叹自己不得志的艰难处境
  第二部分:登楼远眺见到生机勃勃的情景
  第三部分:触景生情抒发离群索居壮志未酬的伤感
  具体:
  潜虬飞鸿自由自在    智力不足病处穷海(抒情)
  临窗远眺残冬已去    春草鸣禽生机勃勃(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无限感伤    离群索居竭力无闷(抒情)
  2、“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3、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4、《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梳理
  1、谢灵运,小名客儿,生于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家原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迁居南方。灵运很小就被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在江南小有名气。(他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名将车骑将军谢玄的孙子。
  谢灵运: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政治失意,遂写山水诗。谢灵运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他一生的著述非常丰富,据近代人统计,见于著录的有21种,可惜大多散佚。今天能见到的除了《大般涅盘》译文外,还有90多首诗和4卷文。但他的主要成就是诗歌,特别是山水诗。他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
  南朝文论家钟嵘说:“谢诗如芙蓉出水。”诗人鲍照也说:“谢公诗如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