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3720+3770字。
高一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号: 编写人:杨向东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历数作者十多年所经历的故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坚定、乐观等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揣摩课文。
2、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并向课外拓展,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10-15页内容,对生字生词、优美句子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4、从作者的故事和感悟中,可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二、知识梳理
1、作者介绍
王海桐,女,1995到2001年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2001年以713分的高分夺得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大学就读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实验班,还获得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双学位。她曾代表光华学院赴台湾大学、美国曼隆学院交流,大三暑假赴香港参加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实习项目。2005年本科毕业,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加入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
2、课文简介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是王海桐应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写的一篇自述散文。文章回忆作者自己高中及以前生活中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事和自己的一些感悟,展示了作者不是一个挣分的机器,而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命,表现了作者能反思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精神。
3、基础知识
字音
笑吟吟(yín) 寝食难安(qǐn) 双钳(qián) 呜咽(yè) 浑
……
高一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号: 编写人:杨向东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2、使学生认识自我,深入剖析自我进而规划自我。
【学习重点与难点】
1、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和对细节的把握,理解散文的意境,深层体会作者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学会用丰富细腻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10-15页内容,对关乎作者思想认识的语言,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能够成为高考状元,并且被北大录取,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为什么王海桐在得知自己成为状元后心情却如此的复杂呢?
2、文章开头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
3、从作者的故事和感悟中,可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4、这篇文章的时代性很强,作者与同学们的年龄相差不大,是同时代的人,写的又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其中肯定有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请摘抄这些句子,并真实地记录你的感受。
二、知识梳理
1、重点语言分析:
(1)“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比喻,生动形象。把“记忆”比作“浅海”,把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作“闪亮的贝壳”,把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与思考”比作“沙砾”。有些谦虚,更有些任性和骄傲。
(2)“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运用典故很成功。“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
(3)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