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一中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900字。
绝密 启用前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理科综合
临沂一中2013级 2015.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N 14 Cl 35.5 Na 23 Al 27 Cu 64 Mo 9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2.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解离过程中所需用的物质,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物质是相同的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C.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3.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会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C.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其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均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和tM
5.下图所示4种生物自交(基因完全显性),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例为9∶3∶3∶1的是( )
6.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7.在“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D.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 和1.12L 均含有0.1 个氧原子
C.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