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20 9:42: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40字。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意义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自主学习】
  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思想上: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提出党的工作中心由转移到;会议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总任务(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3)组织上: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 内容:①大会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会通过了《_________》被接受为新中国施政纲领。
  2.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3.意义:①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成为具有真正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以_________为领导,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
  二、内容——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_____________的成立奠定法律和组织基础。
  (2)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举行
  (3)成果:大会通过了《》。内容:①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确立了新中国向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体现了和两大原则。
  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开创了的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1949年9月,第一届人民政协的召开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的职能任务宣告结束,但为了巩固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
  (3)发展完善: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的方针,使这一政治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原因:以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局面的形成。目的: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
  (2)法律依据:《》和《》
  (4)建立:到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建立。1965年,正式成立。意义:实现了的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