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个字。
第一课《新闻两则》自读理解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程立新
自读目标:
一.知识目标:有关新闻的基本常识。
二.理解目标:新闻主体内容及其安排(包括背景、结语)与新闻中心的关系。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新闻就是及时快速、简要明了、真实准确地报道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的实用文体。它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其中 是新闻的生命。
2.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 的六要素,即 、 、 、事件的发生的 、 、 。
3.新闻的结构通常包含 、 、 、 、 五个部分。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部分是第 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部分是第 句。
5.第一则新闻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三路军渡江情况,它们分别是 军、 军、
军;各层的起始语句分别是 , ,
。(只需填分句)
6.第二则新闻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军解放南阳的背景,这些文字是
。
7.简单分析题:(前两小题任选其一,后两小题任选其一)
(1)以本文的任一则新闻为例,说明新闻的三大特点之一。
。
(2)以两则新闻的任一段叙述文字为例,介绍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六个要素。
。
(3)本文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古人云:“文如其人。”毛泽东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一位指挥若定的军事家,文章也自然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你从两则文章的哪些内容安排上能看出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以某一则为例)
。
(4)第一则新闻主体部分介绍的东西两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为什么作者先介绍西路军?
。
二.片段阅读理解
(一)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A)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