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经济考点2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530字。
考点2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
时限:45分钟 满分:100分 评分: 姓名:
★考点导航: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 (2012•江苏历史,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3.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4.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漫画《跟不上》反映了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制约了工业、城市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空间。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始于
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B.“一五”计划推行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