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0 12: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课时,约4100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2.在正音正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为理解和背诵做好准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能力目标:
1.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诵读能力;
2. 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理论证论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
1.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
2. 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熟读课文,为背诵做准备
教学难点:史论必须以历史为依据,本文的叙史时高度概括的,因此,必须及时对史实进行补充,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
教学方法:诵读法为主、分析法为辅
一、导入: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 新课讲析:
(一)解题:
《六国论》原题为《六国》,“六国”指韩、赵、魏、楚、燕、齐。“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问题的特点。
(二)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三字经》中曾提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大器晚成,写得一手好文章,欧阳修称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