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ppt
- 资源简介:
共19张,教案约1040字。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
——周国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水平;
3、理解作者对于“家”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
三、知识储备
1、作者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作品集
《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因生活变故而引发的深刻思考,对每个热爱生活而遭遇挫折的人,都具有指导人生的实用价值。1983-1995,12年波折的人生,12年思考的积淀,写就《守望的距离》。被誉为“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哲学家。最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最撼动人心的人生哲理。影响和改变千万莘莘学子、文艺青年对人生的思考。
3、词语
心有余悸: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挤轧:互相排挤倾轧
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盲流(máng liú):表示从农村中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即盲流人口;也可表示盲目入流的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