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2 12:5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
情感目标: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
操作目标: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一家出了三位了不起的词人,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大家已经猜出了这三位是谁了吧。对,他们就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我们今天姑且将苏轼、苏辙不论,来学习一下作为父亲的苏洵的散文名篇----《六国论》。
二、 揭示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和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课文一、二部分
三、 结合教材自主探究
(一)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 作者简介
2、 作品相关内容
学生结合资料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全文
1、 自由朗读,质疑解难
2、 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学生订正字音
3、思考: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阐释的?
讨论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由此,全文可分总论、分论、结论三大部分。下面我们研习第一部分
(三)研习第一部分
1、齐读
2、结合注释翻译本段,注意“互、率、盖、完”等词语
3、讨论: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明确:开门见山;提挈下文,总贯全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