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过关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11 8:49: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11380字。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单元过关练:必修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1.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
  2.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基础不同              B.时代背景不同
  C.国际环境不同              D.目标不同
  3.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然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B. 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D. 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4.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敬告青年》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一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在此梁启超强调了(  )
  A.新文化的民族性                  B.新文化的排外性
  C.新文化的创新性                  D.新文化的差异性
  6.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7.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
  A. 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 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8.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思潮相比,它的突破在于(  )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
  ②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
  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
  ④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