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00字。
《贾元春原型之谜》 刘心武
主讲人简介:
刘心武: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
内容简介:
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正是因为贾元春向皇帝告密,从而导致了秦可卿的迅速死亡。那么,贾元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到宫里边去的?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为什么要处处设置谜阵,明明说贾元春是“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这说明贾元春深受皇帝宠爱,但为什么偏偏又扯出一个“东宫”来呢?曹雪芹这样写,到底是向人们暗示什么呢?
通过《红楼梦》字里行间逗漏出来的信息,我们已经知晓贾元春身上的很多疑点。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谜团现在仍然没有解开,比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就让人疑惑不解,说的是贾政正在过生日,忽然宫里边的太监来下圣旨,贾政等人慌得不得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这是曹雪芹在玩文字游戏,故弄玄虚,还是另有隐情呢?
生活当中真的有贾元春这个人的原型吗?抑或仅仅是曹雪芹的艺术塑造?
(全文)
在上一讲,我把《红楼梦》从第一回到第八十回,它的时间背景跟大家一起捋了一遍,同时提出一个问题,想和大家共同研究一下,贾元春这个角色有没有生活原型?如果有的话,可能是谁?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红楼梦》贾元春这个形象,真正浮出水面应该是在第十六回,前面虽然提到这个人物,“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这个人,但是这个人比较出戏是在秦可卿死了之后。第十六回值得细读,第十六回里面有一句话特别要紧,就是贾府的家人向贾母她们报告,说,“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所以探索贾元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咱们得从东宫说起。东宫,懂吧?早在《诗经》里面就有这个词,指的是太子的居所。在很古的时候,中国就形成这么一个规矩,就是太子他的宫殿要盖在天子的东边,那个宫一般让太子来居住。东宫是隐藏在,《红楼梦》文本后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第四回讲到薛宝钗,薛家,她们要到京城来,来干嘛呢?当然她们有好几个目的,在好几个目的当中,其中有一个目的,是从薛宝钗这个角度考虑的,书里面怎么说的呢?书里面说:“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