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现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520字。
一、选择题
1.(2015•济宁一中月考)毛泽东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解析:毛泽东的意思是让学术探讨实现自由。A项仅是列举形式;C、D两项是大前提,且学术一般不涉及政治问题,即使涉及也是言论方式的争鸣,不是主观目的,不是敌我矛盾。所以A、C、D三项都没有反映这段话的实质。故答案为B。
答案:B
2.(浙江省杭州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28)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答案:D
3.(2013•海南卷)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解析:报纸社论大大推动了民歌艺术的繁荣发展是材料的主旨,比较备选项,“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均与材料无必然联系,可排除A、B项,C、D项相比,C项更与材料立意一致,故选C。
答案:C
4.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最高肯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有利于文学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二为”方向的提出
B.“双百”方针的落实
C.国家奖励文艺政策的促进
D.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