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发达的古代农业》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230字。
一、选择题
1.(2014•福建卷)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注意题眼“核心信息”。农耕作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图片体现了皇帝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理念,故选C项;A、B、D三项虽是从不同角度得出的认识,但都不能体现“核心信息”,故排除。
答案:C
2.(2014年广东潮州高三期末)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 )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解析:牛耕技术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选择B项。
答案:B
3.(山东省冠县2015届高三第二次考试,17)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一切随顺自然的境界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小农经济自身忙忙碌碌不能反映出生活富裕的画面,据此排除带②的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4.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