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歌》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000个字。
《狗的歌》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及对关键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诗歌的意象。
(3)、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及创作风格、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小组学习的经验和习惯,而且在学习第一、二单元的格律诗歌和现代诗,他们能够分析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寄寓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诗歌的意象。
4、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看屏幕:有这样一些词条:一百年才出现的诗人。诗坛的奇迹。俄罗斯的骄傲。伟大的民族诗人。像个地震仪,他捕捉到时代的震波。……我不知道在俄罗斯还有比他更富于民族性的诗人了。这些赞美都是送给一位伟大诗人的,他就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讲授】
一、走进作者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的这首物我一体,情思渺远的抒情诗《狗的歌》,首先,走进诗人叶赛宁,哪个小组为大家介绍这位诗坛的娇子。
好,叶赛宁这位,俄罗斯诗人。早期诗作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二、诵读诗歌
1922年,作家高尔基在柏林会见叶赛宁,他称叶赛宁为“俄罗斯文学中头一个如此巧妙、而且能以如此真挚的爱来描写动物的人。请求他朗诵《狗的歌》,当他朗诵完这首诗歌时,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与其说叶赛宁是一个人,毋宁说是造化特意为诗歌、为表达绵绵不绝的‘田野的悲哀’、表达对一切动物之爱和恻忍之心而创造出来的一架管风琴,在他的周围,一切都越发令人感到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见,这首短短的抒情诗,不同凡响,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以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感受这首现代诗独特的韵味吧。
在朗读时注意以下要求:一、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四、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