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约2330字。
在山的那边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杨晓勤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坐落在鼓山脚下,每天你们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巍巍青山,茫茫苍苍。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昨天我布置了一项注音的预习作业,下面请两个同学上来,把你的注音写到黑板上。
痴(chī)想 喧(xuān)腾 一瞬(shùn)间 幻(huàn)想 几(jī)乎
诱惑(huò) 隐秘(mì) 漫(màn)湿 凝(níng)成
再请两个同学上来批改一下。好了,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读一下,每个词读两遍。
三、整体感知
字音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先请你们来听老师的范读,体会诗歌的停顿和重音。
昨天,我还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朗读全诗。下面请一位同学也起来朗读一下。看看是他读得好,还是老师读得好。
我们两个读得怎么样?请两个同学来点评一下。(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
两位同学点评得很好。(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改掉刚才出现的缺点,继续发扬优点,把诗歌再读一遍,好吗?读的时候思考三个问题:(问题不必板书)
①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② 概括诗歌两小节的内容。
③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信念?
(读完)我们来看看刚才的三个问题。
① 板书:海 山
理想(信念) 困难
② 板书:第一节 童年 想望和困惑
第二节 长大 奋斗和感悟
③ 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刚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这首诗的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分各部分,来细致地品位这首诗。
四、研读与赏析
1.探究第一节
先看诗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写作者童年时的想望和困惑。
① 从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时侯的“我”是怎样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