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题,约12500字。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一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下图所示为绘制于唐朝初期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漫漫征途的情景。有人认为:“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
A.动机与效果 B.目的与手段 C.背景与影响 D.原因与结果
2.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
3.唐朝后期,都城长安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这一记载说明 ( )
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
B.长安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
C.繁荣的商业中心开始出现
D.崇仁坊属于常设的商业区
4.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5.下列瓷器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6.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于( )
A、西周 B、战国
C、秦汉 D、隋唐
7.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