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30字。
八年级作文导写(二)
训练目标:
1、 了解“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作用;
2、 掌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要求、方法及运用。
训练重点:
掌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要求、方法及运用。
训练题目:
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话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 叙事要清晰,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中心突出,主题鲜明。
2、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进行剪裁,使得主体突出,事件、人物形象生动、具体。
3、 字数不少于550字。
课前准备:打印辅助材料
教学时数:二课时
导写过程:
一、 导入:
一篇新颖的文章,总是能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疏密相间,重点突出,中心鲜明,匀称和谐,起伏有致的。
一篇文章能否新颖,与详略是否得当有很大的关系。
新颖的好文章,对最能表现、揭示、突出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会写得多,写得密,写得详细,写得精雕细刻。
一篇好的记叙文,除了做到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外,还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所叙之事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作用;
2、掌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要求、方法及运用。
三、知识回顾:
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就必须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细地写。
《枣核》一文,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并要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事,目的是为了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位老人依恋故土之情。作者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他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不能不写,又不必详写,所以只作了简略的交代。
文章的中心是衡量材料主次的唯一标准。能够突出中心的就是主要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甚至精雕细刻,不惜笔墨;照顾过程、结构完整或行文连贯等方面的材料就是次要材料,这样的材料要略写,甚至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在这方面,《社戏》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这篇小说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之所以写得详细,就因为这三部分最能表达这一中心,是主要材料;乡间生活、得以看戏的因由之所以略写,是为了照顾整个情节的完整性,是次要材料。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必须根据既定的中心辨析材料,分清主次。
学生看知识短文,并自由发表自己对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
四、写作指津
(一)、详写、略写的界定及要求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