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同步测试题1
- 资源简介:
约4160字。
3 老人与海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奖励/船桨 飘动/飙车 识别/博闻强识
B.镶嵌/砍伐 急骤/昼夜 切削/削足适履
C.垫付/真挚 钥匙/跳跃 肥胖/心广体胖
D.邻居/伶俐 管辖/惊骇 处方/设身处地
解析:A项分别读jiǎng,piāo/biāo,shí/zhì;B项分别读qiàn/,xiāo/xuē;C项分别读diàn/zhì,yào/yuè,pàng/pán。D项分别读lín/líng,xiá/hài,chǔ。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合,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B.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C.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D.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几万条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解析:A项,“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医院”是处所,应用“场所”。C项,“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应改为“鱼龙混杂”。D项,“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不合语境。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交通运输部召开马航失联客机应急反应领导小组第27次工作会,要求集中舰船加大水下扫描搜寻。
B.山东省首套扬尘在线监控系统正式启用,现场视频、图像、数据通过3G网络就能传输到智能移动平台、桌面PC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访问。
C.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D.两会期间,在广场负责安检工作的警犬首次穿上了“小军靴”,给警犬穿鞋主要是为了保护它们的脚爪被路面的碎石、碎玻璃划伤。
解析:A项,缺少宾语中心词,应为“加大水下扫描搜寻力度”;B项,句式杂糅,去掉“进行访问”;D项,不合逻辑,应为“防止它们的脚爪被路面的碎石、碎玻璃划伤”。
答案:C
4.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
A.①④②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②⑤①④③
解析:排序题首先要理清语脉,这段文字是对《老人与海》的评价,②句指明评价的对象,①⑤句说明作品的内容,④句说明作品的寓意,③句是对④句的解说。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在异乡①
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②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