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00个字。
解读新课标
夫子河中学 漆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跟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座的各位都是教学精英,让我在各位前辈面前谈新课标、谈理论是班门弄斧,所以我主要是结合实际教学,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一年来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以及在武汉10天的学习中的一点体会,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言归正传,当前,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下面我主要从“新课程改了什么”“怎样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新课程标准需要什么样的教师”3个方面谈谈我浅薄的理解。
第一部分:中学语文课程改了什么
中学语文课程到底改了什么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首先就是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