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时跟踪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390字。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1919~
1927年)
1.(2015•河南商丘调研)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希望救亡图存,体现了民族主义;利用报刊宣传主张,体现了注重公众舆论,但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五四运动前)都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故A、B、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且有进步报刊的推动,出现了学生、工人和市民的三罢斗争,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5•湖南常德调研)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 )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解析 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移风易俗、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新”,A、B不正确。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资产阶级文化,没能挽救中国,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挽救中国,故C不正确,D正确。
答案 D
3.(2015•广东佛山调研)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 工人、农民和士兵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解析 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和革命对象都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中共二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确定革命目标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故C项正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1935年遵义会议,故A项错误;摆脱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的标志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故B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1927年)后探索的,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