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课时跟踪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30字。
第50讲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2015•江苏常州调研)“他为自己的创作提出了目标:‘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学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能体现这一创作目标的文学作品是 ( )
A.《安娜•卡列尼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法国”“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可知这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正确。A项虽为现实主义作品,但反映的是俄国的史实,排除;B、D两项分别为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2.(2015•广东韶关调研)喜欢在作品中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的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少女……”此类文学作品可能是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从题干中“非凡的环境”,可知此类作品脱离现实,充满想象,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B项。古典主义文学具有和谐、严谨的美学特征,崇尚理性,A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自我,反传统,求创新,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江苏徐州模拟)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但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是 ( )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的背景。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项属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C项属于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D项属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 B
4.(2015•安徽黄山质检)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