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外重大改革》创新预测演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6 15:00: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650字。

  第1讲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

  1.(2015•江西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第(1)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解析 第(1)问,材料一反映的梭伦改革中不分配农民土地,而是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材料二反映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政策,两者所产生的影响应从政治发展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雅典是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依据教材知识归纳自然地理环境;两者改革都成功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两者对农业的态度的不同,说明改革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答案 (1)政策不同:①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
  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
  2.(2015•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