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20字。
语文课《纸船》的教学实录
刘航军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投影)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小学时学过的一首唐诗《游子吟》。(生齐读)谁能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生纷纷举手)
生1:这首诗是写儿子要出远门了,他的妈妈在给他缝衣服,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生2:还表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
师:是的,儿女报答不完母亲的深恩,就象小草报答不尽阳光的厚爱。一提起母亲这个字眼,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掀起波澜:人生的旅途上,她是我们歇息的车站;生活的海洋里,她是我们避风的港湾。青春在她身上燃烧,换来儿女成长;生命在她手中,化作春雨滋润土壤。正因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古往今来,讴歌母爱便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以讴歌母爱享誉文坛的女作家,她就是走过整整上一个世纪的冰心女士。
二.作者简介:
师:(出示投影)生齐读: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小说集《超人》、《南归》、《往事》、《去国》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关于女人》、《樱花赞》等。
三.名著导读:
师:(出示投影)一生读:《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风格含蓄、温婉、隽美,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形成小诗创作热潮。有人将这类小诗称为“春水体”。
师:已经有几位同学读过这两部书了,还没有读到的同学抓紧时间,完成我们本学期的读书计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选自《繁星》的一首诗《纸船》。
四.范读诗歌:
师范读诗歌(投影出示诗歌内容,配乐《此时此刻》)。
五.简介背景:
师:这首诗写于1923年夏天,冰心以优异的成绩于燕京大学毕业后,获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乘船途经日本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叠船赋诗,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齐读这首诗,要读出对母亲的绵长思念之情。
六.朗读练习:
1.生齐读。
2.师指导:(1)朗读诗歌首先要把握感情基调:《金色花》轻松活泼,要读出儿童的天真顽皮,《纸船》是一个少女含泪的倾诉,应读得深情忧伤。(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激动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悲痛,低沉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整体来讲,《纸船》抒情性较强,要读得较慢,但第三诗节诗人的情感达到一个高潮,要加快一点。
3.学生大声自由地练习一遍。
4.指名两生朗读。(师点评,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投影出示的问题,深入理解这首诗。)
七.研读诗歌:
(小组交流思考的结果)
师:第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用纸折叠成小船抛进海里?
生1:因为她离开家出国去留学,很想念她的母亲。
师:想念母亲就要叠纸船吗?
生2:她想让纸船漂到母亲的身边去,这样,她母亲看到纸船就知道了。
师:说的好。谁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诗人叠纸船时,情态心境感情怎样(用诗中的语句回答)?
生1:感情是“爱和悲哀”,情态是“不灰心”,心境——说不上了。
生2:情态是神情态度,应该是“含着泪”。心境是“不灰心”。
师:不错。第三,海浪滔滔,天风吹卷,诗人为什么仍然“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生1:那个时候,没有电话,也没处寄信,她只能用这个方式来抒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