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步练习训练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4题,约5220字。
一、选择题
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2.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消极无为
B.仁政治国
C.严刑酷法
D.经世致用
4.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这一论述表明( )
A.荀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C.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D.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5.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不下比”
6.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主张统治者结合法和术治理天下,法(法制)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权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B.孟子
C.董仲舒D.朱熹
7.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