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
《泪珠与珍珠》教学实录
( 执教:段艳敏 执笔:张天杨 )
师:我们可以借助许多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笑或哭。而泪珠又往往能够表达许多不同的情绪。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台湾散文家琦君的一篇文章《泪珠与珍珠》,看看这里的泪珠有何独特之处。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
师:大家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何感受?
生:同样是眼泪,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生:琦君是位情感细腻的作家。
师:那么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大家在读过之后自认为最想从文中学习什么?请确定自己的一到两个学习目标写在标题旁边,然后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一下,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习目标请代表提供给大家。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生:我想了解“泪珠”与“珍珠”的寓意。
生:我想了解“珍珠”背后的深层含义。
生:我们小组选择的学习目标是:为什么把“泪珠”比作“”珍珠。
师:作为一篇散文,我想除了刚才大家已经提出的关于主题方面的学习目标,选择的材料也是相当丰富的,有没有小组确定了这一方面的学习目标呢?
生:我希望知道作者怎样把“泪珠”与“珍珠”联系起来。
生:怎样的“泪珠”才能称之为“珍珠”呢?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认为总的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学习,探讨:思想情感和整体构思,也就是许多材料怎样有机结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选择自己的研讨方向、学习主题,然后重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经历,随时记录自己的收获,准备交流。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有一些同学提出了一些疑问,请同学们注意:文中许多地方建立琦君自身的生活体验之上。组内同学可以开始相互交流,每位同学交流时间不少于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