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ppt6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中第一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 资源大小: 6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8 20:06: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附带WOR编辑的教案一份。 
劝  学 

【第 2 课时】 
【教学目的】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1.检查预习。 
2.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二、播放课文视频朗读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表格理清文章结构 
1.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下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