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60字。
《病梅馆记》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掌握文言词语“病”、“业”、“穷”、“以”、“之”等
3、理解本文内容,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学法指导:
1、 读感悟
2、 辨析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展示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
(展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
二、解题
1、 作者档案
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瑟人,号定庵
定评作者——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
作品文集——《龚自珍全集》
2、 简介作者:(投影展示)
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10年,都是做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配作者及梅花插图)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句
(一)读准字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二)读懂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