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近代科学技术》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15740字。
专题11 近代科学技术
一、选择题。
1.爱因斯坦的意大利同学贝索是马赫信徒,他有次手拿马赫的《力学》对爱因斯坦说:“既然空间、时间与任何事物都没关系,你又怎么知道存在空间和时间呢?”爱因斯坦大赞,于是发誓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论神坛上拉下。爱因斯坦把时空绝对论拉下神坛的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C.《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伏尔泰曾为之深深感动,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争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下面解读最符合题意的是()
A.说明英国的封建特权进一步被扫除
B.表明英国政府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
C.因为牛顿开创了严密逻辑近代科学
D.牛顿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
成就 基础研
究年代(A) 应用研
究年代(B) 生产推
广年代
(C)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4.“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B. 量子论
C.相对论D.日心说
5.“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个新的相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现在认为,在亚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一定律( )
A.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B.预见了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
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6.布鲁诺因坚持宣传和发展日心说,于1592年他被宗教裁判逮捕入狱,1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