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13600字。
专题12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易卜生的戏剧中加入了大量讨论,就是针对某些问题进行现场争论,这就使得其戏剧与传统戏剧不同,因为易卜生的讨论内容是大家都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而且讨论双方是平等的,讨论的内容是公开的。由此可见,他的作品属于()
A. 古典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现实主义文学 D. 现代主义文学
2.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A.《唐璜》 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母亲》
3.“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
A.拜伦B.雨果C.巴尔扎克D.贝克特
4.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一群文学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地记述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这群文学作家的作品()
A.开创了近代浪漫主义文学先河 B.打破了东西方文化隔离坚冰
C.体现了近代人类知识综合趋势 D.推动了工业社会价值的重塑
5.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体现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自我意识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6.“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传统语言结构完全遵循牛顿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倒叙部分都有清楚的交代。而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遵循的是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牛顿时间完全被打成碎片,按心理活动予以重新组合。”其中体现“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的是()
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
7.“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景、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下列各项中,与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