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200字。
温州第二中学国际部03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 赵桂峰 审题 罗艳红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慰藉(jí) 福祉(zhǐ) 稗官野史(bài) 妍媸毕露(yán)
B. 肖像(xiào) 虫豸(zhì) 蹉跎岁月(cuō) 得鱼忘筌(quán)
C. 赧然(nǎn) 怃然(wǔ) 溘然长逝(hè) 惊魂甫定(fǔ)
D. 说服(shuì) 木讷(nè) 纨绔子弟(kù) 光霁日月(j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烛残年 首屈一指 老骥伏枥 茶房酒肆
B.无所适从 饥肠辘辘 残羹冷炙 草菅人命
C.权倾一时 怨天忧人 诚惶诚恐 情投意合
D.自明得意 满脸溅朱 万劫不复 荒诞不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当莫尔基阿德斯部落第一次来马贡多推销专治头痛的玻璃球的时候,人们感到惊异的是它们怎么会找到这个________在沉睡的沼泽地中的村庄的。
⑵虽然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 ,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⑶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 生命的真乐趣?
A.淹没 剧烈 消受 B.淹没 强烈 享受
C.湮没 剧烈 享受 D.湮没 强烈 消受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归根结底的表现。
B.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
C.孟子有时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头换面是不能济事的。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们。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B.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C.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关乎对“自由”的价值评价。
D.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B. 它们长在草地上、森林里、小河边——这些全是我们喜欢去想的事物——它们长着、长着、长了许多年,一点也没注意到我们。
C.她就大声地叫喊:“让我去看看格里高尔,他是我不幸的儿子呀?你们难道不明白我必须去看他吗?”
D.《江城子》这首词,从诗人创作动机到内容,都是梦和诗的交织(诗人原是醒着做梦的人。)。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
后来,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