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2/16 21:11: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40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何敏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能力培养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全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3.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违背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找并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了解小说的情节与结构。
  二、课堂教学
  (一)检查预习
  1.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派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入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