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5040字。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I 卷
一、选择题(共计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句谚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C.赋税制度的改革 ,土地私有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
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 B.维护专权统治权威
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 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
4.唐太宗推崇道教,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
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主要反映了
A.儒教地位受异教的冲击 B.道教地位超过佛教
C.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 D.佛教地位较为稳固
5.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
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
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
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
D.“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
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
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