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4 10:26: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雨霖铃》教学实录-
  一、 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词《雨霖铃》,重点是赏析。前面我介绍了宋词婉约派的词风,它的写作特点及如何去赏析、鉴赏这一类词。我大体上讲了:一首词如同一篇文章一样,应该在认知整体和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去把握它的基本内容,然后再去体会这种词风。婉约派的词是以抒情为主的,它跟前面我们学过的豪放派的感情基调是不同的。概括起来讲,豪放派的感情基调是——
  生(齐答):高昂的。
  师:对,是高昂的,而婉约派的词是低沉的。它大都是写“男女恋情,离情别绪”,写得悲悲切切,惨惨凄凄。
  关于作者柳永,请大家看课文注释。他的字是耆卿,原名三变,宋朝崇安(现在的福建省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他是创作了大量慢词的第一位词人,他在词的发展上有重大贡献。他本人的仕途很坎坷,50岁才中进士,后来做过屯田员外郎(板书)的官职,古人称他为柳屯田,如称杜甫杜工部一样。他的词写的多是离情别绪,羁旅行役,感情纯真,大胆,善于铺叙、白描,他向民间学习,促进了诗词的通俗化和口语化,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被历代词评家高度赞扬,说他的词善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板书)。大家都知道,感情是很难状写很难传达的,但是柳永善于状写传达这种细腻丰富的儿女之情,下面,我们就借助所掌握的知识来赏析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 把握内容
    师:我们都知道,诗词有一个传统的艺术技巧,也就是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这种传统手法就是——
  生(大部分):情景交融
  师:对,情景交融,就是以情入景,以情带景,情景紧紧交融在一起。下面大家一齐读课文,注意从认知整体和整体认知的角度去初步感知词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师:经过整体认知,我们首先来把握文章的题材内容。刚才我们已经说过,柳永的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情别绪。那么本词从整体上看写的是什么呢?
  生甲:没把握好要点,不知所云。
  生乙:写作者和恋人在长亭话别的场景。
  师:好。你说到了要点,根据上面的介绍,作者写的就是——
  生乙:离情别绪。
  师:对。离情别绪(板书),其实就是写离别的场面,抒离别的情绪。传统的诗词善于借助某种场景景物去抒情。从形式上看,词分为上、下阙,也就是上、下片,也相当于“章”。词是用来歌唱的,有曲子,所以词又叫“曲子词”。先有曲,后填词,同一曲可填不同的词,这是词的形式特点。本词写离情,那么具体来说,它分别写了哪几个场面?如何抒发离情?
  学生看书,埋首思索,看样子未能打通全文,于是教师提示。
  师:词的上片,开头写分别的时间、地点,然后写送别长亭,再写“帐饮”,饯别,船家催促,整体看写的是——
  生(部分):离别的场面
  师:对,离别场面(板书)。词的上片写的是一对恋人离别的场面。夫妻可算是恋人,红尘知己也是恋人,从作者的身份、背景来看,这里应该是他的红粉知己。柳永这一段时间,生活很不得意,常在歌楼、酒楼、青楼出入,但他很有才华,结交了一些红粉知己。这正如姜夔在《扬州慢》里说杜牧“豆蔻词工青楼好梦”一样。词人正是抓住恋人离别这一场面去叙写铺陈抒情的,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
  接下来师生协作,对这一场面的描写加深认识并明确词的上片是一个实写的场面,接着继续分析词的下片。
  师:哪句话点出了两人的离别?
  生(全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