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版《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精短的抒情散文,文章叙写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928年在俄国旅行时瞻仰托尔斯泰墓地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作者通过反复、细致描绘墓地逼人的朴素以及参观者的感受,抒发了对一代伟人托尔斯泰由衷的敬仰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炼文章的主旨。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已有知识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认识写景状物、情景描绘、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2、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旨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3、体会“朴素”中蕴涵“最美”的深刻哲理;4、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崇高的人生追求。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世间最美的坟墓》虽然短小,但在主旨理解上,学生往往会停留在描写性文字的表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蕴,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要突破的教学难点是教学目标3和教学目标4。课堂上我会通过组织学生多形式诵读并品味理解重点语句等方法,让学生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强烈的崇敬之情;在学生搞清作者对托尔斯泰墓地进行反复描写、环境烘托(包括对瞻仰者心态和情感的刻画)和评价意图之后,启发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
四、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课堂上我准备采用如下方法: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并适时予以点拨,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勾画、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会动手动脑;此外,我还自制了多媒体课件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并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利用课件出示托尔斯泰墓地图片,在学生看图片的同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语:在俄国的一个小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我们很难想到它竟是一座坟墓,因为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墓地主人的名字也没有。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这最后的安息地。可是就在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却包容着一个伟大人物。1928年奥地利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