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案1).doc
【推荐】2.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案2).doc
【推荐】2.3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案1).doc
【推荐】2.3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案2).doc
2.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2、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
3、学会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
1、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
2、“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提问】在初中我们将化学反应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那么,这四大基本反应的概念是什么?能否分别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制取CO2?
【副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实例
化合反应A + B = AB C + O2 = CO2
2.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氧化跟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2.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2、学会比较几种常见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
3、巩固练习“双线桥法”。
【教学重点】
1、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2、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比较。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化合价↑———被氧化———失去e-
化合价↓———被还原———得到e-
【练习】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注:
2KClO3 2KCl + 3O2
【讲解】我们把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称为氧化产物;把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还原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称为还原产物。我们再整理归纳一下,可以发现:
2.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