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7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22 9:02: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

  姓名 许洪霞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大改造的基础上,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左”倾错误发展并最终演化成“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起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迅速向纵深发展。十五大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二、学生分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原来传统的编年体编排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大的跳跃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功底,而高中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法生动形象地因势利导,进行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进而熟练掌握本节课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运用简易音频、视频手段,制作PPT教学课件
  2、微课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3、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罗斯福新政,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4、组织学生分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