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ppt19
- 资源简介:
共22张。
作者信息
姓名 于春杰 电话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邮件
单位 乳山市金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高中学习有很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可塑性强。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敢想,敢说,敢于争论,能够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但历史思维方式尚不成熟,学习方法和习惯有待强化。因此,我认为应该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水平,用引导的方法改进他们的不足,提升他们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结合教材和相关史料,能够归纳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掌握政策的内容。
目标二:通过材料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原因;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内容上的差异。
目标三:阅读教材结合学案,自主概括斯大林模式的表现;通过相关史料,小组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学会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方法,增强合作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