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70字。
《触龙说赵太后》说课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杨晓勤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里一篇表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的文章。层层递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2.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触龙说赵太后》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重视诵读和背诵;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是高一的第四篇文言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继续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
3.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⑴学习领会文言实、虚的含义;
⑵学习本文高超的语言艺术
B.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如何确立对子女的关爱、教育和培养的正确观念。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及重要的句子;
教学难点是:1、分析本文层层递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语言艺术。
2、语言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应变性很强的艺术,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有如下规定:“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