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8小题,约15490字。
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03.2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2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B.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冬季
C.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D.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运便利
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街区的通风散热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3、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A.a B.b C.c D.d
利用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来研究产业发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图3示意2000年、2009年长三角城市到上海的距离与主要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读图回答4~6题。
4、Ⅰ、Ⅱ、Ⅲ制造业分别是
A.纺织服装、钢铁冶金、通信设备
B.纺织服装、通信设备、钢铁冶金
C.钢铁冶金、纺织服装、通信设备
D.通信设备、钢铁冶金、纺织服装
5、关于长三角产业就业密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于Ⅰ,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B.较于Ⅱ,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C.较于Ⅱ,Ⅰ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D.较于Ⅰ,Ⅱ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6、对Ⅱ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地租 D.技术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4表示我国
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
变化轨迹。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B.b为GDP重心变化轨迹
C.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向南移动幅度最大
D.GDP重心东西移动幅度最大
8、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9~11题。
9、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0、①地相比,②地
A.此季节气温较高 B.气温年较差较小 C.此季节降水较多 D.降水季节变化大
11、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①②两地 B.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①地
C.③地日落时间晚于②地 D.此时北京时间大约是7月某日8时
12、下列是A、B、C三类投资理财产品2015年的收益率情况,下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