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反思--东莞八中(于艳伟).doc
教学设计.doc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ppt
共1个课件,2份文档。
课题名称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教师姓名 于艳伟
课题来源 □适用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册(模块)名称:选修4
□所属单元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DV摄像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 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3) 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 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 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3) 激发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
难点:焓变,△H的“+”与“-”及计算
教学策略 演示法讲授法讲练结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反思
承担学校: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 授课者:于艳伟 负责人:于艳伟
本章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能源”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三节,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现象的科学,曾为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反过来,它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它主要解决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问题。在必修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节课共设两大板块:反应热和焓变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其中反应热焓变为热化学方程式的重要前提,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是在高一已经初步接触了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课的开始就做了“暖贴”及“结冰”冷热对比的两个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有一种想要了解知识的动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引入新课。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我想: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课堂上由学生动手演示实验,观察现象及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使化学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活、乐、动”的过程,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这种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建构新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该现象,进一步复习回顾必修2中的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反应热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