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7 18:08: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00字)
乡 土 情 结
 江苏省泰州中学  曹浩明

教学目标和重点:
1.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的诗文的意图。
教学方法:
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二、题解
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三、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电影艺术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作品有《燕居献花》、《嘱字生涯》等。
 四、课文引用的古诗文简析。
(1)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合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愿跟着江南一起苍老。春天的江水清沏澄碧胜过春天,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洁白的双腕像凝满霜雪。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3)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露了诗人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愿理会,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出自《离骚》本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比喻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决定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表现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郁,充满了怨愤之情。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现了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给全诗带来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